返回首页

品牌
新闻
研讨会
产品
商务
下载
应用
论文
有奖
知道
工控家园
论坛
博客
精英
人才
市场研究
WAP
TV
MP
买工控
学工控
修工控
股市
EBN
工控网=gongkong.com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绩案例
本栏目搜索:

地 址:上海市闵行区漕河泾开发区
浦江高科技园新骏环路777号

邮 编:201114

电 话:021-60572333(总机)

网 址:http://www.hite.com.cn

业 绩 案 例
赫斯曼工业网络应用案例三峡左岸电厂主控系统监控网络
  

项目概述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年代里,一座大坝跃然江上,高峡出平湖。


  


  



  这里,就是世界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经历了70年梦想、40年论证、12年建设,现今已步入人们盼望已久的收获期。从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起,到2003年全面实现二期工程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三峡工程已开始初步发挥效益。到当年9月中旬,三峡电厂左岸最后一台机组即将正式并网发电。届时,左岸14台机组将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年全部投产。

      水电开发的龙头企业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未来20年,我国水电开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先开发,是国际国内所公认的。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量4.92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经开发了1亿千瓦时,只占经济可开发量的1/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电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功能,而三峡电站又是我们水电开发的龙头示范企业。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加上地下电站的6台机组,最终装机容量可达到2240万千瓦,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清洁的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发挥重要的作用。

          按照最早的设计方案,三峡左岸14台机组从2003年开始投产,要到2006年才能结束。通过两次优化方案,安装时间由原来的4年缩短为3年。2003年,投产6台机组,发电86亿千瓦时。2004年,也就是电力最紧张的时候,又投产5台,发电390多亿千瓦时。今年,已经投产2台,过几天第3台也就是左岸电厂最后一台将并网发电,全年计划发电486亿千瓦时。三峡机组自首台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发电770多亿千瓦时。由于机组提前投产,预计三峡左岸电厂到年底可比原计划多发电250多亿千瓦时。三峡机组的提前投产和安全稳定运行,为缓解全国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做出了贡献,并促进了三峡到广东直流输电工程的投运,实现了国家南北东西电网的互联。


  


  



          三峡工程建设之初,中央领导就对三峡工程的重大装备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要求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采购世界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制造工业发展,最终立足于国内制造。根据“技贸结合,转让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基本原则,在三峡工程重大装备采购中,坚持运用国际招标的筹码,引进关键技术。

          此次的机组主控监控系统的通讯平台就是采用赫斯曼的工业通讯产品和设备,进行自动化网络的方案。通过建立国际技术领先的赫斯曼工业专网与ABB 的集散控制系统配合,对电厂的主机组进行全面的监控操作。


  


  



          2003年7月10日,三峡工程首台机组(2号机组)正式投产。当年共投产6台70万千瓦的机组,共发电86亿千瓦时。

          2004年三峡左岸电厂再次投产5台机组,当年发电391亿千瓦时。

          2005年9月上旬,三峡左岸最后一台机组(9号机组)开始投产前的最后调试,9月中旬将正式投产。

   网络拓扑


  



   


  



  关键产品


  


  

项目需求

         ◆ 传输距离长

         ◆ 网络分期实施,要求易扩展,后期网络接入主干时不应影响已投入使用网络的运行

         ◆ 设备要求很高的可靠性,满足无人职守的需要

         ◆ 单点的链路故障不应该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

         ◆ 现场工作环境恶劣,海拔最高达2150m,潮湿,强电磁干扰

  解决方案

  
        ◆交换式工业以太网,100Mbps

         ◆主干交换机采用多模光纤收发器1300nm时8dB连接概算,支持大约5km的传输距离

         ◆电厂主控系统的主干网采用Hirschmann的HIPER-Ring技术,通过多模光纤连成双环双节点的拓扑结构;各机组控制系统设备采用冗余主备机制上联至环形专网。HIPER-Ring技术保证在链路出现单点故障时可以在500ms的时间内实现自愈,各子系统与中心控制室的实时数据不会丢失。双环结构的工控专网可以保证在四个不同故障点同时产生时不影响主数据通讯的正常数据传输。

         ◆控制中心的核心交换机MACH3002与分控中心的接口机、控制中心的主数据库和服务器进行冗余连接。通过两条独立的链路与设备通讯,一旦主线发生故障,系统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主备切换。这种情况下,故障的检测和恢复时间取决于系统软件的性能。

  选用赫斯曼产品的原因

  
       ◆工业标准的产品

         ◆ 丰富的安全冗余机制

         ◆在水电项目上丰富的经验

         ◆产品性能可靠

         ◆可以在恶劣的环境长时间正常工作

         ◆完整的产品系列


  

注:   项目提供人: 董 平(上海海得网络部)

  网络方案技术支持:  董 平(上海海得网络部)

  联系方式: tel: 021-54235333*338  ,fax: 021-54235968

  e-mail: dongping@hite.com.cn

联系我们 | 服务介绍 | 本站介绍 | 用户注册| 用户反馈| 有奖报错 | 帮助信息 | 网站地图 | 今日更新 | 历史首页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中国工控网(gongkong®.com)版权所有
工控TV自动化视频© Copyright By gongkong®